1. 特性
    1. 生物学特征
  2. 主要情况
    1. 历史背景
    2. 主要生产国
    3. 生境和生物学
  3. 生产
    1. 生产周期
    2. 生产系统
    3. 病害和控制措施
  4. 统计
    1. 产量统计
    2. 市场和贸易
  1. 状况和趋势
    1. 主要问题
      1.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2. 参考文献
      1. 相关链接
    特性


    Argyrosomus regius  Asso, 1801 [Sciaenidae]
    FAO Names:  En - Meagre,   Fr - Maigre commun,  Es - Corvina
       
    生物学特征
    体长,头相对大。口端位,无须。眼很小。侧线明显,延伸到尾鳍。第2背鳍远大于第1背鳍。臀鳍具第1根短硬棘刺和第2根很细的棘刺。鳔上有几个分叉的附器,可振动产生典型的“咕哝”声。耳石很大。体色银灰,背部青铜色。鳍基红褐色,口腔金黄色。死后颜色发褐色。可长到2米长和50公斤重。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大西洋白姑鱼养殖历史不长。利用野生亲鱼的第1次实验在法国南部进行,在那里石首鱼科的一些种类被认为具有良好水产养殖潜力。从1996年开始,鱼苗生产非常有限,法国只有一家孵化场运行。事实上,对该种类的养殖方式依然相对地知之甚少,也没有普及。1997年记录了第1个商业产量(法国)。此后,在邻近区域产量缓慢增加,特别是意大利海岸的伊特鲁里亚和科西嘉。大西洋白姑鱼成鱼市场目前正在缓慢扩大,特别是在意大利;正在进行未来促进鱼苗生产以及鱼苗和鱼种生产的研究。只在2002年第1次向粮农组织报告了意大利的商业产量。
    主要生产国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大西洋白姑鱼广泛分布在地中海,尽管在意大利和希腊周围不常见;在西非沿海发现了最大的鱼。塞内加尔达喀尔湾似乎是该种类分布的南部界限;大西洋白姑鱼的大量鱼群见于沉船和为几个商业种类创造生境的残骸周围。该种类可长到2米,体重超过50公斤。主要在夏季生长;在海水温度降到13-15ºC以下时实质性地减少摄食活动。

    在繁殖期间,大西洋白姑鱼成鱼在4月中旬游向海岸线。5月底进入河口繁殖(向陆洄游)。在产卵季节,雄鱼通过腹部肌肉积压鳔发出典型的低沉声音。从6月中旬到7月底,离开河口沿海岸索饵。大西洋白姑鱼在秋季前栖息在浅水水域。冬季回到更深的海域。

    夏末幼鱼(零龄)离开培育场(河口)向沿海洄游(从20米到40米)并度过冬季。从5月中旬开始,回到河口索饵场。水温是确定大西洋白姑鱼营养洄游和繁殖的最重要因素。成鱼到达和幼鱼离开河口( 0、1和2龄世代)发生在水温接近13-14 ºC的5月和10月。大西洋白姑鱼生长最佳温度在17-21 ºC之间,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14-23 ºC。1.2米长的雌鱼生产大约80万粒卵,在17-22 ºC时产卵。受精卵直径为990 µm。30小时后油脂滴被完全吸收。96小时时卵黄素囊几乎被吸收,嘴张开。捕捞到3.7 厘米的底层幼鱼显示其中上层生活史很短。幼鱼需要20-21 ºC以上温度索饵。幼鱼(1龄)吃小型底层鱼类和甲壳类(糠虾和虾)。在达到30-40厘米时,以中上层鱼类和头足动物为食。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养殖的大西洋白姑鱼来自精养生产,在陆基水池和网箱进行。生产设施不多并主要集中在法国南部(Camargue、戛纳和科西嘉)以及意大利(斯塔西亚和奥尔贝泰洛)。
    苗种供应 
    目前(2004年),苗种供应依然来自法国南部的一个孵化场。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持鱼种生产;其次市场需求不足以说服其他孵化场开发该种类的其自己的生产技术。
    育苗 
    大西洋白姑鱼的特别培育阶段不是必须的。但通常提供的鱼种在3克和20克之间,投放到小池或网箱(约80-100立方米),密度为300-350尾/立方米。通常需要3个月直至达到100克。在此阶段成活率约为80%。
    养成技术 
    养成技术与养殖欧洲鲈鱼和金头鲷相似。
    在陆基养殖场生产主要在圆形或长方形水池进行,水深1米,体积500立方米;通常用PVC料覆盖水池以避免皮肤受损,特别在鱼密集区。水池为圆形或长方形,100克鱼的放养密度约为50尾/立方米。

    在一般的放养密度(50尾/立方米)下,24个月内大西洋白姑鱼可达到800-1200克。经常将其喂养到2000-3000克,达到最适合做鱼片的规格。

    目前,主要在海里养殖大西洋白姑鱼,使用500-1000立方米的圆形或正方形表层网箱。最近,也成功地使用了水下网箱;2000立方米的网箱在水下10-20米,投放密度低(10-15尾/立方米)。在生长率和FCR方面获得了好的结果。
    所有主要水产饲料生产商提供饲料。大西洋白姑鱼饲料与其他地中海海洋种类相似。使用蛋白含量45-48% 和脂肪含量最多到20-24%的膨化饲料。在陆基养殖场每天投喂 2到3次;在海洋网箱一般每天投喂一次。在一般溶氧水平没有问题的海洋网箱,可按1-2%的体重/天投喂大西洋白姑鱼,特别是在第1年当水温为约18ºC时。FCR约为1.7:1;在一些情况下(投放密度低于50立方米的大型海洋网箱),追踪结果显示更好的FCR。
    捕捞技术 
    全年进行捕捞。冬季,大规格鱼内脏周围积累脂肪,因此通常在寒冷季节捕捞较小规格的鱼,特别是在海洋网箱中。捕捞通常用大围网,但有时使用特别的鱼泵。尽快将捕捞到的鱼浸入冰水中。
    处理和加工 
    尽管大西洋白姑鱼易于处理,但依然要审慎。容易失去鳞,尾部容易受损。其眼睛也非常敏感,碰撞后可导致失明。

    有时捕捞后很快将大西洋白姑鱼去内脏和/或切片。正在进行保证最终产品最佳保存期限的捕捞技术的研究。
    生产成本 
    由于生产单位不多,难以进行成本比较。在陆基系统,成本主要取决于养殖场的规模。但在网箱养殖中,主要成本是幼鱼成本;目前幼鱼必须从法国南部购买。通常饲料是养成阶段的更一个主要成本,但比其他海洋鱼类要低,原因是大西洋白姑鱼的FCR一般要好一些。
    病害和控制措施
    关于该种类病害的数据依然不多。似乎该种类对其他海洋种类得的细菌病有抵抗力。有一些寄生虫病(例如鞭毛虫)。主要通过控制密度和水质来预防。

    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和其它药物被用于治疗,但将它们列入本表并不意味着是粮农组织的建议。

    疾病致病因子类型综合病症措施
    弧菌病 鳗弧菌 细菌 鳍、鳃和嘴变红; 无食欲 饲料加抗生素
    卵圆鞭毛虫病 卵圆鞭毛虫 原生动物寄生 原生动物附着鳃、鱼愤怒, 窒息并有过多粘液 福尔马林;硫酸铜
    三代虫病 三代虫. 三代虫寄生 鳍和鳃上寄生 福尔马林


    供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单位

    每个生产国均有政府机构负责实施法定要求,例如许可、排放控制、须通报的病害的控制等。可与有关政府的水产养殖/渔业/兽医机构联系。政府部门或私人组织或个人可提供诊断服务。
    统计
    产量统计
     
    养殖大西洋白姑鱼产量目前非常有限,集中在地中海盆地(法国南部、科西嘉和意大利)。2002年报告的产量为231吨(50%来自意大利的网箱;7%来自意大利的水池;40%来自法国的网箱;3%来自法国的水池),产值为155万美元。
    市场和贸易
    1985年和1991年之间捕捞的大西洋白姑鱼平均市场价格变化不大(2-4英镑/公斤),但从1992年起增加(4.5-6英镑/公斤)。1996年价格跌到4-5英镑/公斤,原因是地中海产量增加,到1998年维持相对稳定。在1999年的低产量后,价格急剧增加到6英镑/公斤。此后,对个体2公斤以上的鱼的需求增加,售价在7-12英镑/公斤之间。法国南部和意大利是该种类最重要的市场(1-3公斤鱼);目前供应捕捞和水产养殖的鱼。自2002年起,生产者尝试区别不同的大西洋白姑鱼产品:以整条或鱼片形式销售较小的鱼(600克到1公斤),而以鱼段或鱼片以及熏制形式销售更大的鱼(1公斤到3-5公斤)。熏制方式是最近的事情,正在有好的结果。大西洋白姑鱼的肉质被认为很好,原因是不饱和酸含量很高。
    状况和趋势
    意大利区域农业发展和创新机构(ARSIA)对大西洋白姑鱼最近的一个研究项目调查了几个方面,例如繁殖、养成和质量。预计将进行繁殖和幼鱼生产的其他项目。正在进行大西洋白姑鱼陆基对应网箱养殖的经济和技术比较。延长保存时间的研究包括大西洋白姑鱼。

    大西洋白姑鱼有许多吸引人的特征:
    • 是脂肪含量少的鱼,即使精养并消费高脂肪含量饲料依然产出高质量的可上市产品。
    • 具有高肉质比例、低脂肪、健康的肌肉脂质和长货架期。
    • 可很快达到相对大的商业规格,适合加工;可以创造与鲈鱼和鲷鱼相比不同的大西洋白姑鱼市场生境。
    • 预计今后几年养殖大西洋白姑鱼的产量少量但稳定增加,特别是在意大利中部(南托斯卡纳区)。
    主要问题
    如果继续明显扩大养殖大西洋白姑鱼的规模,需要处理2个主要问题:
    • 幼鱼质量还没有被控制,原因是目前只有一个来源。
    • 需求低,由于大西洋白姑鱼产品还没有被公众有效了解。大西洋白姑鱼一般由(到目前)情况不错的也生产鲈鱼和鲷鱼的养殖场销售。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与其他海洋物种的养殖一样,由于生产强度,大西洋白姑鱼养殖对环境有一些消极影响(例如潜在污染和传播疾病)。但由于大西洋白姑鱼是地中海的地方种类,从网箱逃逸的鱼不被认为是一个主要问题(最近从托斯卡纳的网箱逃逸了几百尾鱼,但几天内均被当地拖网船队捕到,表明该种类移动的不快并易被捕捞;这减少了改变现有鱼类群落的危险)。
    参考文献
    书目 
    Angelini, M., Gilmozzi, M., Lanari, D. & Giorni, G. 2002. Allevamento dell'ombrina bocca d'oro, Argyrosomus regius (Asso). pp. 13-38 In Ricerca per lo sviluppo dell'acquacoltura toscana. Risultati conseguiti, ARSIA Pubblicazione Speciale. Associazione Piscicoltori Italiani, Cierre grafica, Verona, Italy. (In Italian).
    Lanari, D. & Tibaldi, E. 2003. Ricerca per lo sviluppo dell'acquacoltura toscana. Risultati conseguiti. Associazione Piscicoltori Italiani, Cierre grafica, Verona, Italy. 209 pp. (In Italian).
    Le Roy, Y. 1998. Analyse des captures de maigre (Argyrosomus regius) dans le golfe de Gascogne de 1994 à 1997. Mémoire de fin d'étude, 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ille, France. 17 pp.
    Poli, B.M., Parisi, G., Mecatti, M., Lupi, P., Iurzan, F., Zampacavallo, G. & Gilmozzi, M. 2001a. The meagre (Argyrosomus regius), a new species for Mediterranean aquaculture. 1. Morphological, merchantable and nutritional traits in a commercial wide size-range. European Aquaculture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29:209-210.
    Poli, B.M., Parisi, G., Mecatti, M., Lupi, P., Iurzan, F., Zampacavallo, G. & Gilmozzi, M. 2001b. The meagre (Argyrosomus regius), a new species for Mediterranean aquaculture. 2. Freshness involution and flesh dietetic traits in large commercial-size fish. European Aquaculture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29:211-212.
    Quèmèner L., 2002. Le maigre commun (Argyrosomus regius). Biologie, peche, marche et potential aquacole. Editions Ifremer, Plouzané, France. 31 pp.
    Quéro, J.C. 1989a. Sur la piste des maigres Argyrosomus regius (Poissons, Scianidae) du golfe de Gascogne et de Mauritanie. Océanis, 15(2):161-170.
    Quéro, J.C. 1989b. Le maigre, Argyrosomus regius (Asso, 1801) (Poissons, Scianidae) en Méditerranée occidentale. Buletin de la Société Zoologique de France, 114(4):81-89.
    Quéro, J.C. & Vayne, J.J. 1987. Le maigre, Argyrosomus regius (Asso, 1801) (Poissons, Perciformes, Scianidae) du golfe de Gascogne et des eaux plus septentrionales. Revue des Travaux de l'Institut des Péches Maritimes, 49(2): 35-66.
    Quéro, J.C. & Vayne, J.J. 1989. Parlons maigres. Annales de la Société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de la Charente-Maritime, 7(7):869-885.
    Quéro, J.C. & Vayne, J.J. 1993. Nouvel indice sur les pérégrinations du maigre. Annales de la Société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de la Charente-Maritime, 8(2):127-128.
    Quéro, J.C. & Vayne, J.J. 1997. Les poissons de mer des péches francaises. Delachaux et Niestlé SA, Lausanne-Paris, France. 304 pp.
    Tixerant, G. 1974. Contribution à l'étude de la biologie du maigre ou courbine Argyrosomus regius (Asso = Sciaena aquila Lacép.) sur la cote mauritanienne. Thèse d'université d'Aix-Marseille, France. 146 pp.
    相关链接
     
    Powered by FIGIS